Thursday, May 31, 2007

接父母移民來加拿大

前兩天向公司的移民同事請教,才知道要把父母接來加拿大那麼困難,讓我說說我所聽到的,也請移民前輩指導,加惠後進。

第一關辦父母的移民簽證要很長的時間,先要審核財務能力,證明有能力扶養父母,簽約願意撫養10年,不會用到政府資源,審核通過之後才能提出移民申請,我的同事說他們光這一關就花了兩年半,接下來的移民申請又要五六年的時間,整過過程拖到10年不是沒有可能,這真是太長了,誰能放下父母那麼長的時間,所以當然就先用觀光身份來了,雖然抄近路,但是有很大的醫療風險,還有半年就要出境一次的不方便 (Edit: by 九月: 半年簽證到期後可以再延, 最多延兩次,等於要一年半才需走)。

當父母還沒有移民身分,沒辦法享有健保,公司的醫療保險又不包括父母,所以來加拿大要為父母額外買醫療保險,最便宜的是重大疾病意外的醫療給付,我同事的例子是兩個老人每個月300元,這還不包括一般病痛的治療,或牙齒與眼睛方面。全包式的個人醫療保險可以向 Blue Cross 這種公司買,我不知道要多少錢,相信一定很貴。所以我另一個同事就沒有幫父母買,等到去看病,就是每次三百五百的花,她說當時先生一年四萬五千元的年薪,生活幾乎過不下去。

等父母住下來,又有生活方面的困難。父母從台灣來,英文想必不好,生活出入都要孩子接送,我同事說她寧願待在家裏還比較輕鬆,否則侍奉兩老出遊,更辛苦,夫妻也因此弄得更緊張。還有因為語言隔閡,孩子幾乎都不跟祖父母交談,還有台灣祖父母權威的心態,已經很西化的孩子更是受不了,我聽這個同事說的都快掉眼淚,她直說千萬不要帶父母過來。

我母親還在世的時候,我大女兒是我在美國唸研究所的時候出生的,我母親來幫我們好多的忙,又愛她的長孫女,假日就跟我們到處郊遊,平常時間她還會去超市買菜,自己搭地鐵,那不到兩年的時間,我們過的很愉快,所以我相信應該也有父母移民來這裡的成功案例。

雖然將父母接來加拿大會有很多的困難,但是家人相愛又如何能分離呢?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讓狀況更好,風險更低,希望有經驗的人能分享。

後記: 感謝其他移民前輩的分享,讓我還有其他的新移民能更了解,也讓這個討論能集合成為智慧。


Monday, May 28, 2007

新移民格友來訪


網際網路時代真的很美好,今天我跟一位從台灣來的同鄉見面,聊聊她想移民多倫多的一些疑問,可能是因為有部落格的關係,雖然沒有見過面,對方卻很知道我是誰,有什麼樣的家庭,過什麼日子,連我騎的機車她也知道,這就好像去見失去聯絡的老同學,彼此都聽說了對方的狀況,見面了,就希望能多了解近況,有點陌生,卻又熟悉,時代進步,人際溝通真的也在改變。


想起五年前自己要移民的時候,還沒有部落格這種東西,尋找移民資訊都要去英文的討論群,沒有什麼機會認識已經在加拿大的台灣人,因此沒辦法參考別人的經驗,去揣摩那裡的生活情況,但是現在藉由部落格,新移民可以找到很多加拿大的台灣人,從他們的生活日記得到答案,她說剛開始想移民的時候,她找到我的部落格,從我們這一年多來的生活紀錄與感想,提高了她移民的信心,聽了蠻感動的,我還提醒她, 我可能有報喜不抱憂的嫌疑。


回想我們五年前移民的心情,當時可能被嚇壞了,很多有加拿大經驗的親友都告訴我們幾乎不可能找到工作,我們當時還因此做了最壞打算,以為三年內可能不會有工作,準備最後預算花完了,就心甘情願回台灣,結果來了之後根本不是這麼回事,我四個月後就找到工作,還是本行的專業性工作。當時還有我一個香港同事語重心長的告誡我,他中學就移民去加拿大,大學畢業之後,在溫哥華工作不到三年,就回香港發展,是我當時公司的區域總監,他說我不可能可以跟加拿大人平起平坐,不但薪水會差他們一級,也會很難打進他們的生活圈,結果現在印證,也不盡然正確。那時候還有擔心種族歧視,孩子在學校會被欺負,槍枝,毒品等等問題,結果這裡確實有這些問題,可是我還沒有碰到,想想也有點杞人憂天。


想想很多加拿大人與其他世界各國來的人,都順順當當的在這裡生活下來,可見這社會是有希望的,只要家庭一起努力,新移民會有屬於自己的天空的。



Wednesday, May 23, 2007

Sandbanks Provincial Park

直到這個長週末去Sandbanks Provincial Park 我才知道這裡也有美麗的沙灘。


加拿大安大略省很平坦,最高只有將近700公尺,主要的景觀特色是湖泊與森林,湖岸大多是岩岸或是泥灘,少有像 Sand Bank 那種細細的白沙灘,它讓我想起了台灣福隆海水浴場。



這裡是著名的露營,賞鳥,獨木舟,自行車,潛水與健行的地方,整個公園有超過500個營位,有餐廳與商店,我們曾經在這裡划獨木舟,河道蜿蜒,景觀有變化,是很棒的河道。

(這兩張照片是從旅遊網站上抓下來的)




公園其實分成好幾個區,需要開車才能到達各個區域,景觀有些變化,在 Westpoint 則是岩岸景觀,在 Westlake 有更適合游泳的水域,與更大的沙丘,如果想享用更好的住宿,也可以考慮度假木屋。






我們是前天下午到達,露營了一個晚上,住在附近的 Quinte Isle RV Park ,有自己的沙灘,是一個 Good Sam Club 的營地,經露營地協會評定為四個星,設備良好。我們晚上燒營火,和孩子一起觀賞星相,隔天還帶孩子去騎馬,這裡真的值得再來。




最後,你猜的出來這兩個人在做什麼嗎?


Saturday, May 19, 2007

移民後的度假方式

移民到加拿大生活很簡單,如果能找到固定的工作,家庭收入跟的上平均水準,很快就會過著規律的生活,一種簡單的家庭生活,平常白天上班,下班時間固定,晚上回家與家人團聚,週末很快就到,兩天時間,再留給自己的嗜好。過這樣的平凡生活,真是很快就“不知今夕是何年?”,要對過去有回憶,完全要靠度假來點綴,每年的回憶就是那年我們去哪裡度假,時間通常安排在孩子放假的日子,不是春假,寒假,就是暑假。


通常三個月試用期滿以後,就會按照比例給年假,兩個星期,也就是10天(感謝網友 Marti 指正),要分配到三個大假期並不容易,還要運用寒假的聖誕節與新年,加上加拿大的國定假日很少,只有十天左右,假期總數比台灣還少。還好工作滿一段時間,假期可以增加,例如變成三或四個星期,有些公司的福利好,假期長,真是德政,我還沒有福分經歷。


我跟幾個移民的同事聊天,可能也是因為負擔不起,大家都不認同本地加拿大人非常喜歡的度假木屋 Cottage。Cottages 是這裡的文化特色,他們的木屋不見得是自己買的,很多是家族留下來的,常常是建在風光明媚的地方,甚至有碼頭,遊艇,與游泳池,一到休假時間,全家人就到自己的木屋,有時還有親戚朋友到訪,一起過著與世無爭的日子,好不悠閒。也就因為是度假用途,所以利用率不高,很多人,除非能承受奢華的成本,最後也是利用出租來分攤費用,否則要長期負擔房地產稅,保險,保全,維修,還有清理打掃,租反而更划算,也不用被綁在固定的地方。



最常聽到同事度假去南美加勒比海,在那裡的落後國家享受高水準的度假村,這跟台灣人喜歡去菲律賓,泰國等地區一樣,食宿都有人打點,便宜又清閒,看到他們拍回來的照片,藍天白沙比基尼就好羨慕,真是需要想想如何給它嘗試一次。


差不多是該安排暑假旅遊的時候了,我們家還在爭論要去哪裡,孩子們想去佛羅里達迪士尼,我想去黃石公園,猶他州,大峽谷,我們還是會拖著露營拖車,帶著狗,一路露營過去,不是待在州立或國家公園,就是私人的 Good Sam Club 或 KOA 營地,通常都是隨興在附近找娛樂,等玩夠了,再到下一個營地,雖然有目的地,其實是走到哪裡,玩到哪裡,跟吉普塞人一樣,希望今年與往年一樣好玩。


Saturday, May 12, 2007

移民後飲食習慣的改變


生活在國外,遠離台灣,面對新生活,為了適應環境,一些飲食習慣也被改變,好壞都有。

在台灣常常外食,定居多倫多五年,我們大多自己料理。台灣的餐廳便宜,稅輕,服務費也不是到處都要,在多倫多,因為人工貴,餐廳定價並不便宜,稅外加14%,然後小費又要15%,所以中等家庭收入,除非特殊節慶,不可能享用的起。要比照在台灣常常外食,需要找便宜的餐廳,也就是移民開的餐廳,他們都雇用移民廚師,為求生存,願意薄利多銷。在這裡,生鮮蔬果是不用加稅的,從南美洲進口的品質與價錢又好,自己煮食甚至比在台灣便宜又好吃。



(這是 Sushi On 7 的壽司)


在台灣我很喜歡嘗試外國食物,尤其是法國菜與義大利菜,現在,我反而不熱中了。以前在台北,常接待美國同事去美式餐廳,最喜歡牛排與肋排,甚至連漢堡, Pizza, Pasta,也很喜歡。現在,我跟老婆最討厭去西式餐廳,又貴又不好吃,每次都有被剝削的感覺,反而喜歡亞洲鄰居的料理,還有其他以米飯為主食的,例如希臘,加勒比海,印度等等。我們家外食最喜歡泰國,韓國或日本料理,中餐反而不熱中,因為擔心衛生,更不喜歡去中國人開的餐廳。



(韓國餐廳的免費泡菜)


也許是被同化,我們比在台灣吃更多的紅肉。這裡好品質的牛排很便宜,加上又不再像台灣擠在大樓公寓,反而可以在後院烤肉,冬天一過,常常一家烤肉,萬家香,朋友同事聚會烤肉成了常態,為了維持社交活動,男主人要有後院烹調的技能,第一要學會如何使用烤肉爐,第二要練就烤牛排,雞肉,海鮮,牛羊肉的廚藝,第三要學會調製獨家的調味料,就這樣,紅肉越吃越多。




我們家的餐桌上已經不盡然都是台灣料理,像昨天,我大女兒就煮了個西式晚餐,有西班牙香腸 Sausage ,加拿大式燙青菜伴橄欖油, 鹽, 與胡椒,還有奶油馬鈴薯,我甚至想跟老婆一起去社區學校學西式料理,可以預見的是,我們家會有越來越多的西方影響,越來越少的台灣傳統,有欣喜也有感傷。



Monday, May 7, 2007

中年危機:我的新機車 Piaggio MP3


移民加拿大之後,每到接近夏天,常常看到重型機車馳乘馬路,呼嘯而過,就讓我羨慕,以前在台灣,我也騎摩托車,直到買了第一部車之後,後來雖然想重新擁有一輛,但顧慮安全,一直都沒有行動,直到看到這一款新型速克達,由義大利比亞久車廠生產的雙前輪速克達,MP3。


因為多了一個前輪,重心面積大,增加穩定性,更容易平衡,也避免因為路面濕滑或坑洞而滑倒,因為它有三個碟型煞車,更縮短了煞車距離,這些設計抵銷了我對安全的顧慮,自從買了一台來上下班之後,平凡的通勤變成特別時段,我好心歡喜,老婆說,這跟中年危機有關。



在座位下的儲藏空間很大,可以放得下兩人份的安全帽,安全衣褲,與手套。因為前輪獨立懸吊系統可以鎖定住,機車可以自行站立,不需要腳架,停紅綠燈或停車都很方便,這是很好的設計。


駕照與汽車一樣,分三個階段考照,我考過筆試就有M1執照,在有效期90天之內,我要考過路考,才能升級到M2,然後五年內要再考一次高速公路路考,才能擁有永遠有效的M。路考是在實際馬路上考,聽說考官會給你一個對講機,他開車在你後面下指令考你。


機車因為便宜,而且一年只有將近6個月氣候可以騎乘,因此保險費比較低,大概是當初汽車新駕駛的保費的四分之一,我一個月繳保費90元,未來會逐漸降下來。



雖然用它上下班可以省下公車費用與時間,它一公升可以跑25公里,但是最主要的是重新騎機車的快感,一種好熟悉的感覺,就是當初年輕時候騎機車的感覺,所以說,中年危機不是空穴來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