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May 31, 2008

新移民的理財規劃

新移民在加拿大處理財務比在台灣困難,畢竟是在陌生的國度,找工作與升遷又不如台灣,因此更需要完善的財務規劃,確保收支平衡,才不至於匱乏。以下是我的意見,邀請資深移民指正,讓大家受惠。



第一個步驟是分析目前與未來的負擔,編列生活預算,以確保不會透支,例如拿到公民後你是否會撤回台灣,未來孩子是否會升大學,是否買房子,車子,是否常常旅遊,多久後會退休,要買多少的保險等等。這些未來的負擔都要靠儲蓄,若沒有存退休金,孩子的教育基金,就算目前過得去,其實是透支未來需要的錢,避免彈盡援絕,要先弄清楚未來有哪些財務負擔。




新移民的第一個關卡是拿到公民後是否要撤回台灣,有可能會撤回台灣的人,財務規劃更要留下彈性,要遠離長期的財務義務,例如考慮不要買房子,不要買新車,更不要用融資的方式買車,不要存政府的退休基金 RRSP,與子女教育基金 RESP。想當初我們還沒有想清楚會留下來,就因為房租太貴而跑去買房子,還參加 RRSP 還有 RESP,還好因為孩子無法回台灣面對考試升學,最後我們留下來了,否則賣房子要付出佣金與政府稅金,賣車要損失新車折舊,解約lease 要付解約金,把 RRSP RESP 這種長期投資解除可能會有短期投資的損失與手續費,RRSP還會衍生政府稅金,最後撤回台灣之前,先損失一筆錢。




如果你也是要長期生活在加拿大,第一個主要財務負擔就是買房子,買房子要準備自備款,通常是房價的三成,如果你的年收入足夠,加拿大房貸房屋公司 CMHC 還提供高額貸款的信用保險,你有機會只要用房價的5%的自備款。有了自備款再來就是準備房貸,我們當初是先讓銀行根據我們的收入核准我們一個貸款的額度,然後我們才去找房子。銀行通常的核貸標準是根據一般人的還款負擔不超過年收入的三成。




第二個主要財務負擔是準備孩子的教育基金,加拿大的高等教育雖然比美國便宜很多,例如MBA 學費相差超過三倍,但是也是一筆負擔,例如我孩子今年唸大學預計一年要花$15,000,還好政府有提供助學貸款,但視家長的收入而定。另外就是政府補貼的教育基金投資,這最好是從小就開始存教育基金 RESP,才能在17歲的上限,領滿政府的補助款,這個基金的使用必須用在孩子的教育,否則無法提領政府的補貼。




第三個主要財務負擔是退休,加拿大的退休金制度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是每個人都有的 Old Age Security (OAS),老人年金,只要住滿十年,65歲就可以開始領大約一半的額度,住滿20年以上,才能領足額,且可以在加拿大以外的地區領取。目前足額是每個月244元加幣。第二個層次是 Canadian Pension Plan,加拿大退休基金由薪水中扣,雇主按月貢獻相等金額,目前65歲退休可以領到每個月845元。最後第三個層次是 Regestered Retirement Saving Plan (RRSP), 註冊退休金儲蓄,這是個人自存的退休基金加拿大政府允許每個人的年所得之中的18%,不得超過法定上限($21000 in 2007),可以存到這個人帳號中,等到退休時才要課稅,至於帳號內的錢如何投資,沒有什麼限制,全部由個人決定,以目前平均個人薪資42,000元計算,每個月又可以長出約630元。其實光靠這三項的退休來源,你會有基本的生活。




把前面的未來負擔考慮進來,加上目前的生活開銷,你可以很清楚的知道是不是收支平衡,如果透支,那就要刪減開銷,雖然這是最痛苦的部分,但是只有這樣才能整理出一個兼顧未來負擔的預算,然後徹底執行,否則平常消費隨意的刷卡,甚至到最後連卡債都還不了,光累積的利息就會壓死人,新移民在加拿大開創新天地,錢財更是要謹慎小心。


基於新移民的風險承擔能力比較低,我有下面的一些建議:




  1. 除非買房子,否則不要負債,就算買房子,貸款越少越好,想想如果失業,儲蓄可以撐多少個月的貸款還款?



  2. 若有結餘先還高利率的欠債,例如卡債,再來還房貸,不要去做有風險的投資,更不要拿去消費。



  3. 有房貸的時候考慮不要存RRSP,新移民不了解美加的投資環境,不如把錢拿去還房貸,省下來的利息錢是不用課稅的,獲利完全沒有風險,而且沒有用到的RRSP額度可以保留。



  4. 從台灣帶來的錢若存在定存,不如拿去還房貸。然後向銀行申請一個Credit Line,有緊急需要的時候可以隨時提領。



  5. 若工作沒有前景與發展,考慮跟政府借錢去唸個學位,連全家的生活費都可以借,在學利息由政府付,畢業後才開始還錢,還有稅務上的好處,可以扣抵可稅所得。



  6. 你的房子累積下來的淨值就是你退休的保障,還光貸款再存 RRSP



  7. RESP 要儘早存,沒有其他投資可以由政府保證20%的獲利。





在這裡有一些人專門從事理財規劃的顧問工作,他們的收入來源主要來自介紹你買保險,教育基金,退休基金,證券投資的佣金,他們沒辦法從上面的建議跟你收費,因此你從他們那邊可能聽到不同的建議,也有參考價值,但是要注意立場的利益衝突。


Saturday, May 24, 2008

芝加哥之旅:維多利亞長週末

這次維多利亞長週末,我們終於拜訪了密西根湖畔的大都市,芝加哥,它離多倫多將近九百公里,跟紐約,波士頓,費城,與華盛頓等北美大都市的距離差不多。


 



 


我們全家第一次去芝加哥,因此也不知道要去哪裡參觀,遊覽全部靠CAA的導遊書,扣掉頭尾兩天在路上,中間的兩天只去了書上介紹的最有名景點,參觀博物館,美術館,與逛街。雖然1991年曾經來過,但是年代久遠,已經印象模糊,這次幾近全新的經驗,非常驚訝這個城市變的更美麗。


 





 


芝加哥有很棒的博物館,我們第一個參觀的科學與工業博物館,就比多倫多科學館大,除了類似的互動展覽與設施,還有潛水艇,飛機,礦坑,與智慧住宅的展覽,我們在那裡待了四個小時。美術館也是很棒,館內珍藏的印象派大師的作品,有我最喜歡的莫內,與野獸派的高更,可惜進館時間只剩下一個小時多就關門,只看了大概十分之一的畫。


 



 


芝加哥市中心的街道比多倫多乾淨,除了美麗的植栽還有很多的公共藝術品,讓我們在那裡舒服的逛街,市中心的商店街集中在北密西根街上,喜歡購物的,可以一天消遙,流連忘返。


 




中國城比多倫多乾淨,不過地處偏僻,比較冷清,我們吃的餐廳高朋滿座,沒有多倫多的好吃。





 


短短兩天,芝加哥讓我印象深刻,住在這裡不知道可以比多倫多好多少。我們還吃到一家很棒的印度菜,好吃又實在,一個人才花13元。


 




我們旅行都帶我們的愛犬,連逛街都帶她。



 


第一次看到警衛這樣巡邏,竟然連當地的導遊團也用這種工具,一隊十幾個人,每個人都騎這種電動雙輪的不知道叫什麼東西,不過一次要75元。


 





Thursday, May 22, 2008

專業能力彌補語言缺陷:Sandy 的例子



 


最近一位與我工作密切相關的同事告病離職,暫時叫她Sandy,從前次部門合併後就工作倦怠,可能因為業務範圍被縮減,引發她的失業危機,一時間身心交疲,造成她這次的離職。


 


服務的公司主要從事出租公寓的投資管理工作,五年多來都是每年倍數成長,雖然高成長帶來很多升遷機會,也引發很多組織調整,例如去年整個裝修部門被裁撤,改成外包。今年初新成立資產管理部,則合併了一些部門,也精簡了人事。


 


Sandy 與我原是搭檔,各自有一位助理,我們主要在協助老闆購買新的不動產,Sandy負責行政協調,我則負責分析,彼此各有專長,一年多來都合作愉快,只是公司規模成長快速,我們的組合比較適合私人公司的決策模式,自從去年公司接受機構法人的投資後,就被要求成立資產管理部門,很快的,公司部門重整,我們也被調職。


 


隸屬這近20人的資產管理部,雖然還是繼續既有的業務,但是很快的就發生一些變化,Sandy 與老闆互動的部分很快就被資產管理部的主管取代,她的助理也被取消,剩下的業務又因為機構法人股東的不同要求,需要更細膩與專業的書面報告,她因為缺乏在上市公司工作的經驗,專業又不在商業不動產投資,一時間無法勝任,最後還被要求改由我領導作業,雖然她忍下順從,失望與憤怒卻溢於言表。在發生與老闆秘書的業務口角之後,她終於以健康為由請了兩個月的身心調養假。


 


Sandy的例子給我很大的啟示,雖然語言溝通是新移民的罩門,也是升遷的障礙,但是專業能力也很重要,新移民仰賴專業能力還是會有工作前景,否則就算語言溝通能力無礙,升遷還是會碰到瓶頸。


[後記]7/20/2008


Sandy 後來回來工作了,可是一個星期之後就被遣散,她的工作現在由她之前的助理負責。


Monday, May 5, 2008

多倫多的陶瓷博物館


台北縣的鶯歌鎮有個陶瓷博物館,建築與陳列物都與眾不同,加上鶯歌鎮是台灣陶瓷的重鎮,博物館與鎮上的商店街連接成一個整體,很有地方特色,多倫多雖沒有這樣的陶瓷工業,但是也有個陶瓷博物館。






這個陶瓷博物館其實名叫Gardiner Museum,是由多倫多股票交易中心的董事長之一的 George Gardiner 在1984所創建,他除了捐獻了個人的收藏,逝世後他妻子還捐了一千五百萬元,成立慈善法人經營到現在。







我們夫妻兩個看到下面三個作品笑的很開心,不知道作品是被人家故意惡搞,還是作者突然做累了,隨便亂圖算了。






我太太很喜歡下面的圖案,很簡潔有趣。




這裡有不少有趣的展覽品,週五下午四點後免費,值得去走走。就在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ROM的對面。





現在孩子大了,也不太願意跟我們出去,夫妻兩個人又回到從前年輕只有兩個人的時候,逛逛一些與藝術有關的展覽,雖然有點失落感,可是也還是要學著獨立過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