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September 3, 2010

木造住宅的特性


大家應該跟我一樣,從台灣移民過來,對木造的房子非常陌生。如今住在木結構的房子裡,若不了解,這就像會開車卻完全不知道汽車的原理,那天車在荒郊野地拋錨,只能眼巴巴的等救援,自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所以為了學習如何維護木造房子,我也儘量去了解木構造房子的特性,延續過去的了解,我再整理目前學到的要點:



1. 因為木材便宜,施工方便,所以這裡的低層住宅絕大部分是運用木材來構築屋頂,樑柱與樓板等承受載重的結構元件,讓從建物本身,家具,設備,風,地震等產生的荷重傳到基礎,這就是所謂的木構造,在不適合使用木材的部份,例如基礎與地下室的牆與地板有用磚石或混凝土,為了保護前面所說的木構造元件,包覆在外面的外牆也多磚石構造,門窗也有使用塑鋼。


2. 木結構比鋼筋混凝土輕巧許多,所以很容易受風害,又不耐日曬雨淋,這也是為什麼在木樑與木牆的外面另外用磚石砌造本身不荷重的外牆,或用金屬或塑膠類長板像魚鱗般披覆的Siding來保護,否則純木頭外牆的房子很容易因為漏水而腐爛或受蟲害。也是因為從外觀上有看到磚牆等材料,不了解的人還會誤以為是磚構造的房子。


3. 就因為是木結構,加上這裡又少有地震與風災,興建中的住宅就像前面的照片,都看起來弱不經風,好像玩具屋,這對習慣居住鋼筋混凝土房子的台灣人感覺很不踏實,但是只要了解它的特性,其實木構造的房子還是很經濟實惠與堪用的。


4. 木構造房子的最大敵人除了火災就是水與蟲害,雖然顯而易見,但是這些敵人卻很狡猾,你可能已經受害還不知道,例如地下室漏水,就像我曾經歷的,如果有露出一攤水在地板上,我們反而會很積極的處理,藉由修正牆外地面的排水坡度,修好屋頂的漏水管,或破斧沉舟,重新作地下室防水來改善。但是看不到的漏水卻往往不會引起注意,因為濕氣逐漸穿透地下室的外牆再擴散到裝修牆面後方,長時間逐漸累積的水氣會讓空氣中的真菌(Fungus)袍子繁衍,若木材的濕度因此上升(超過20%),這些菌會腐蝕木材,這現象就是我們常說的木頭爛掉,最後讓木材失去結構的強度而垮下來,不過害病期間會散發霉味,所以地下室有霉味不要掉以輕心。


5. 為了冬天保暖,房子的四周包括地下室都會在空隙塞滿絕緣材料,這些絕緣材料若本身透氣而又沒有一層不透氣的塑膠膜與室內隔絕,室內暖空氣中的水份會穿透絕緣材料而在外端靠近外牆的部份冷卻凝結,時間久了就會堆積濕氣,然後發黴,長久下來甚至造成前面提過的木材腐爛。


6. 木構造房子的樓板都是用木樑支撐然後在上面釘夾板作為樓板,因為種種原因(例如樑柱歪斜,因為基礎不均勻的沉陷)這夾板與木樑會出現空隙,然後走在上面就會嘰嘰作響,雖然沒有安全顧慮(但是舉例中的樑柱歪斜本身可能會是個大問題),但是很煩人,解決辦法是填滿那空隙或重新打釘,可惜這要把地板材料掀起來做,簡單的工作卻很花錢,所以很多屋主都是能免則免,因此很多舊房子都有這個問題。


7. 木構造屋頂保持有一定的洩水坡度,為防止雨水直接落到屋簷下,造成房子基礎外的土壤含水過多滲透到地下室,屋頂的邊緣都有承接雨水的天溝(Gutter; Eavestrough),目的是將水引走排放到離基礎遠的地方,秋天的時候要注意不要讓落葉堆積在屋頂排水的溝槽,否則屋頂積雪融化的時候無法排水容易造成融雪倒灌到房子。


8. 木構造屋頂下方的閣樓若沒有做好絕緣,除了流失浪費熱能,還會造成屋頂積雪容易融化,然後水流到屋緣又被冰凍,就這樣反覆之後會在屋緣圍成一圈冰,雪融的水會被阻擋形成水窪,這不僅會破壞屋頂材料,甚至水還會漏到屋內,因此一定要把閣樓的隔熱絕緣做好。


這是我目前能先想到的,有遺漏的以後再補充。另外木構造房子我很喜歡的一點是可以自己動手,不像鋼筋混凝土,你一定要找人或有特別的工具才能撼動它。


5 comments:

  1. 猴子大哥您好,關於文中第6項,走在樓板上面嘰嘰作響的原因,容學弟稍做些許補充。
     
    關於樓板走在上面嘰嘰作響的原因,問題是出在釘子上。
    原因:
    Ø          地板雖然釘的很硬、很結實,但還是有彈性,所以人們在上面走走跳跳的,木板也會隨著彎曲,結果就是釘子被拉起來了,所以我們所聽到聲音其實是木板與釘子之間磨擦的聲音。所以新屋沒問題有,但是舊屋就一定會有這個問題。
    Ø          仔細觀察一下院子裡的籬笆,如果是用釘子釘的,是不是釘頭都跑出來了?隔一陣子就再要釘一次,不然就一片一片又掉下來了,這只是風的力量而已。以老外的噸位來講,木板沒破已經算是幸運的了。
    Ø          美加地區木造房屋蓋了幾百年,為什麼解決不了這個問題呢?說穿了就是成本問題,膠、釘、工都是錢,所以要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自己花錢。
    解決方法:
    Ø          趁著換地毯、釘地板的時後,鎖螺絲釘補強,將鬆動的地板拉回定位。
    [版主回覆09/16/2010 19:59:14]謝謝Henry的指正,這些摩擦釘子的聲音實在很煩人,尤其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剛開始聽還有點怕人,好像電影鬼屋那種。

    很佩服你能練就裝修房子的技能,我也很想跟進,因為需要借用這樣的能力從事房產投資,看到工頭移民過去你們那裏還能跟你一起學習真是羨慕,不知道有沒有正式的訓練管道可以去,我想學習如何能成為一個Builder或Developer。

    ReplyDelete
  2. 就我所知Developer(開發商)與建物沒甚麼關係,他們只是買地、整地、埋設Utility管線、建設道路,然後賣給Builder(建商),偏重於跟公家機關打交道與土木工程。
    Builder(建商)的話牽涉的層面就非常的廣了,建築師、業務、律師、會計、採購、Contractor(監工)、Subcontractor(承包商),缺一不可,需要用很多錢去堆出來。而且你真的做了建商時,我相信你根本沒時間也沒興趣去瞭解工程上的那些細枝末節。
    [版主回覆09/17/2010 12:58:50]這兩個稱號其實對我蠻混淆的,有時候他們指的是同一個人,例如一個住宅開發案是由Company A 所開發建造與銷售,我們說這個開發案的Developer 是Company A,同時若問這些房子的Builder 是誰,我們也常說是Company A,雖然可能所有的工程委託給另一家工程公司統包,你說的Developer 的定義比較偏向Land Developer,事實上Developer 並不只有從事土地開發(Subdivision)。先澄清我原文說的Developer 與 Builder 其實沒有特別的區分,不過他們也可以像你說的那樣各有分工。

    我一直有個理念,住宅開發的精髓仍然是工程細節,因為這些是買房子人注重的部份,無法清楚掌握,我不認為自己能創造出價值,細枝末節雖然繁瑣,可是建築管理就是要去掌握這些,所以我才想去了解,雖然不會自己動手做。

    ReplyDelete
  3. 剛好跟我所認識的相反耶....

    我所認識的 developers 都是要 background 很硬的,很有錢,
    因為他們得先花大筆資金收購土地,支付整地開發費用 (infrastructure 的費用,以我們是政府來說,只出一半,其他要開發商自付)

    可是 builders 就沒有這麼需要大筆資金吧
    他們都嘛是建一間 model home 後,然後開始招生意,
    當然他們得先跟 developer 買下一些整地弄好的 lots....
    然後可人選中 builder 提供的 lot 以及房子的樣式之後,
    客人就得依照合約開始分期繳款
    (例如、地基完成要付10%;frame 完成要付 20%... 等等)
    所以資金理論上是來自買方,
    然後給材料商及 subcontractors 的款項則是有比較長的 term... 所以大致上都可以充裕應付資金的流動!!!

    所以老哥你在業界已有充分的經驗跟人脈,你可以研究看看當 builder 的可行性喔!!!
    (中國移民的市場很大的)

    [版主回覆09/18/2010 20:56:26]>從事 Subdivision 這種土地開發的確是要資本雄厚,雖然工程可以貸款,但是買土地需要投入資金,現在美加地區也慢慢看到台灣盛行的合建分屋,就是地主與發展商合作,然後按照土地價值與工程價值分配最後的成品,例如可建築的Lots,建商可大可小,也可以是都市中的零星 Lot 的建築,我們家附近就有一個案例,那天跟那位Builder請教,他說建築成本是每平方尺180元,這也就是說3000平方尺的那棟房子光造價就要54萬,再加上土地整個房子要價一定突破百萬,還是我買的二手房子便宜。
    我確實已經著手進行你說的,不過要先找到土地,為了省下Agent的費用,我也正在考執照,11月才能完成。

    ReplyDelete
  4.         搞了半天原來是行家,怎麼說都比我這個半路出家的強。從Realtor開始應該是不錯的選擇,第二步可以試試老屋翻新,第三步再試試重建,到那時候就順理成章的成為Builder了。
            至於購屋者,我的看法是大家都是跟著流行、跟著設計師走,Bungalow、Bi-level、Split-level、Two story,都是建築師創造出來的,以前房間都是一間間隔開的,現在大家都要Open的,我們不是常說:「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嗎,其實絕大部份的購屋者看的只是表面及外觀,也就是說購屋者看的只是工做的細不細,建材漂不漂亮,如果你解釋說你的deck用的是Pressure wood他們的眼睛就發直了,若你再解釋你的deck用的是stain不是paint那他們的脖子也伸長了,你跟他們講的再多他們也聽不懂,而且會提出一堆啼笑皆非的要求那就更麻煩了。
    [版主回覆09/20/2010 09:18:39]行家絕對不敢說,我在行的部份都是機構法人投資的那一套,偏偏不實用,因為自己也不可能有那樣的財力去實踐,所以是眼高手低,你的實務經驗才是寶貴的真本領,我還很希望能去經歷與學習。
    我一直在找有沒有這方面的訓練,能幫助我走出去,能如你建議的從老屋翻新開始,然後進行到重建,然後再進展到成為Builder,例如花費一年的時間念一個實務的課程,我相信會讓我有更好的準備。

    ReplyDelete
  5. 請問猴子大哥:
    您文中所提到的第7點,
    如果要找人幫忙清理屋頂排水溝糟,
    應該要找那一方面的人呢?(我實在不敢上去)
    Tina
    [版主回覆11/08/2010 03:21:16]你上Google 用這個關鍵字找 Eavesdrouph Cleaning Toronto,你就可以找到一堆,我個人沒有用過,過去我住的是Bungalow,我都是自己爬梯子去清,還不用上屋頂,現在住的兩層樓房子,屋頂天溝有保護,落葉進不去,所以我沒有找過人清理,你打上面的電話連絡看看,希望你能處理順利。

    ReplyDelete